中国科学家实现新型半导体光伏研发突破
来源:赵辉 发布时间:20 小时前
分享至微信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凭借低成本、高效率和易加工等优势,近年来在光伏发电、车载光伏及光伏建筑等领域备受关注。然而,其核心组件——有机自组装分子的性能长期面临瓶颈,尤其是在载流子传输能力、化学稳定性以及大面积制备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产业化进程。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历时三年,成功开发出一种“双自由基型自组装分子”材料,有效解决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空穴传输层性能不足及大面积均匀制备困难的难题。这一研究成果已获得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的效率认证,并在国际权威期刊《科学》上发表。
为验证新材料的实际性能,周敏研究员团队采用扫描电化学显微技术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新材料在模拟实际工作环境中的载流子传输效率和稳定性显著优于传统材料,传输速率提升一倍以上。这一突破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产业化应用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
[ 新闻来源:赵辉,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icspec App。如对本稿件有异议,请联系微信客服specltkj]
存入云盘 收藏
举报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赵辉
开创IC领域,共创美好未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艾恩半导体离子注入机研发取得突破
2025-05-09
美光豪掷2000亿美元,加速美国半导体制造与研发
20 小时前
京东方第6代新型半导体显示器件生产线实现全面量产
2025-05-28
国瑞新材完成数亿元融资,加码半导体与光伏领域
2025-05-27
北京大学团队实现小型化光钟技术新突破
2025-06-07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