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N产业面临挑战,非中系供应链或生变
来源:赵辉 发布时间:2025-06-30 分享至微信
据报道,第三类半导体氮化镓(GaN)产业因中国厂商低价竞争压力,导致诸多应用领域难以获利,大厂投入意愿降低,甚至考虑采取更激烈的应对措施,可能引发“非中GaN供应链”出现重大变化。

供应链业者透露,专业GaN制造大厂正重新评估该业务的盈利能力,由于GaN业务表现未达预期,其在尺寸升级等议题上显得兴趣缺缺。与此同时,该厂其他产品正处于热销状态,订单充足,甚至具备涨价能力,资源也更多向高利润领域倾斜。相较之下,GaN业务却因价格战屡屡受挫。

近年来,国内厂商的大幅降价让国际客户纷纷要求调低报价,使非中系厂商陷入恶性竞争的循环。这与大厂一贯的商业模式相悖,进一步削弱了其持续投入的意愿。市场传闻,部分大厂可能选择关闭GaN业务或将该业务交由集团其他组织接管,但具体决策尚未明朗。然而,由于这些大厂对非中GaN供应链的制程影响力巨大,一旦做出极端决定,全球GaN产业或将迎来重大调整。

尽管AI数据中心、AI机器人等新兴领域为GaN带来了未来发展的希望,但短期内仍难以扭转其持续跌价和亏损的局面。GaN在手机、笔记本电脑等3C产品中曾取得显著成功,近年来更向中压、中高压领域扩展。然而,随着中系厂商的加入,3C快充头市场迅速沦为红海。据称,国内厂商不仅快速抢占国内品牌市场,还开始向国际品牌渗透,甚至与NVIDIA数据中心接触。这一系列动作被认为是引发专利战的重要原因。

例如,英诺赛科曾与美商宜普(EPC)展开专利诉讼,最终胜诉。然而,英诺赛科仍面临与功率半导体巨头英飞凌的激烈司法战,这成为其未来发展的一大隐患。尽管如此,英诺赛科凭借成本优势持续降价抢单,对全球GaN同业造成巨大压力。

[ 新闻来源:赵辉,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icspec App。如对本稿件有异议,请联系微信客服specltkj]
存入云盘 收藏
举报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