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GPU企业加速上市,自主可控成关键
来源:陈超月 发布时间:一周前
分享至微信

在全球人工智能(AI)算力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国内多家GPU企业正加速资本市场布局。摩尔线程、沐曦、燧原科技与壁仞科技等新创企业纷纷启动上市流程,以应对美国持续升级的AI芯片出口管制,并推动中国自主可控的AI芯片生态体系建设。
据《2024年胡润中国独角兽榜》显示,沐曦估值已达100亿元,其创始人陈维良担任董事长与CEO。2025年6月23日,证监会官网更新信息显示,沐曦已完成IPO辅导,即将进入申报与审核阶段,有望成为A股市场的又一GPU新星。
摩尔线程同样表现亮眼。据天眼查信息,该公司自2020年成立以来已完成6轮融资,累计金额超过45亿元,背后投资方包括红杉中国、深创投、腾讯投资等战略机构。2025年6月18日,摩尔线程完成IPO辅导验收,预计最快将在2025年第3季度登陆科创板,成为A股“GPU第一股”。
燧原科技与壁仞科技也在积极推进上市计划。燧原于2024年8月启动IPO辅导,目前已提交第三期辅导报告,预计最快2025年底前进入申报阶段。壁仞科技则因股权与募资规划问题进展相对保守,但其作为国内GPU阵营的重要成员,仍是科技自主力量的关键支撑。
中美博弈背景下,GPU自主化已成为中国科技发展的当务之急。自2022年起,美国政府不断升级对华AI芯片出口限制,禁止NVIDIA等企业向中国出口高端GPU产品。这一系列制裁促使国内企业加速寻求本土替代方案,推动本土AI芯片和GPU研发进程。
政策层面的支持为中国GPU企业提供了重要助力。2025年6月18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扩大第五套上市标准适用范围,支持未盈利但拥有核心技术和发展潜力的企业上市。这一改革为本土GPU企业提供了更具弹性的上市路径。
IDC数据显示,预计到2025年,GPU将占据全球AI芯片市场80%的比重。Verified Market Research预测,全球GPU市场规模将从2020年的254亿美元增长至2028年的2,465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2.82%。这一趋势为国内GPU厂商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
[ 新闻来源:陈超月,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icspec App。如对本稿件有异议,请联系微信客服specltkj]
存入云盘 收藏
举报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陈超月
开创IC领域,共创美好未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欧盟加速本土锂资源开发,德国成关键战场
2025-05-07
苹果计划引入生成式AI加速芯片设计,EDA工具成关键
2025-06-19
三星加速开发LPDDR6,高通成关键客户
2025-06-09
稀土成中美博弈新焦点,中国掌握关键筹码
2025-06-17
中国AI新创企业加速布局韩国市场
2 天前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