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微能量采集(EH)技术的几点误区与成本效益分析
来源:wemadeit 发布时间:一周前
分享至微信

微能量采集(EH)是指从环境中捕获并转换自由能源的技术,其能量来源包括太阳能(热能、光伏)、动能(电动、振动)、热电与压电(机械感应)、射频(近场、远场)以及摩擦电(静电)。
过去几十年,微能量采集EH技术在研究和应用层面均取得显著进展。在物联网(IoT/IIoT)兴起之前,该技术常被误解为仅限于学术实验,缺乏成熟的供应链和产业生态。然而,事实并非如此——PowerIoT生态系统的许多关键组件早已存在,部分技术甚至已在工业领域应用数十年,如今随着市场需求增长,逐渐被更广泛地认知和采用。
一个完整的微能量采集EH系统通常由能量换能器、储能单元、电源管理IC(PMIC)以及负载系统(如MCU、无线模块、传感器等)构成。其中,PMIC作为系统的核心,负责能量提取、电源管理以及电池管理(BMS)的集成控制。德州仪器(TI)、亚德诺半导体(ADI)等厂商早在二十年前就已推出商用EH PMIC方案。近年来,国内企业如米德方格也推出了微能量管理芯片MF9006,支持400mV低压冷启动,并集成MPPT、升压及稳压功能,适用于太阳能电池供电的储能系统。
另一个影响微能量采集EH技术普及的关键因素是成本。许多人仅通过简单的BOM(物料清单)对比得出EH方案成本较高的结论,例如传统纽扣电池批量采购成本低于1美元,而微能量采集EH方案可能达到数美元(尽管MF9006等方案已降至1-2美元)。
然而,真正的成本分析需考虑更高阶因素,如维护成本、部署难度及系统可靠性。例如,在恶劣或难以接近的环境中,更换电池可能需要额外的人力或设备投入,此时EH技术的免维护特性可大幅降低长期运营成本。因此,合理的成本评估应基于全生命周期(TCO)分析,而非仅对比初始硬件成本。
[ 新闻来源:wemadeit,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icspec App。如对本稿件有异议,请联系微信客服specltkj]
存入云盘 收藏
举报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wemadeit
开创IC领域,共创美好未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基于 MF9006微能量采集芯片的太阳能遥控器解决方案
2025-08-01
复旦微电与复旦大学合作开发FPGA技术
2025-07-29
纳微半导体与力积电合作推进8英寸硅基氮化镓技术
2025-07-08
Wolfspeed 1700 V MOSFET 技术,助力重塑辅助电源系统的耐用性和成本
2025-07-03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