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AI半导体竞争力不足,业界吁加强规则制定能力
来源:龙灵 发布时间:2 天前 分享至微信
据韩媒《首尔经济》援引全球顾问公司麦肯锡(McKinsey & Company)发布的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半导体产业利润呈现高度集中趋势。以年营收为基准,全球前5%的半导体企业创造了1,590亿美元的利润,而中间90%的企业仅获得50亿美元利润,最末端5%的企业更是面临370亿美元的亏损。这一数据凸显了AI半导体市场中“赢者通吃”的格局。

韩国虽长期在全球存储器半导体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但在非存储器领域,特别是AI核心的GPU与ASIC市场,其竞争力明显不足。数据显示,2021至2022年,中间90%的企业因半导体供应短缺每年创造的经济利润超过300亿美元,但随着2023年AI半导体热潮到来,这些企业的平均利润骤降至3,800万美元,2024年进一步跌至1,700万美元,两年内下滑约88%。

麦肯锡分析指出,AI产业链内的半导体企业至2030年有望保持年均18~29%的成长率,而与AI无直接关联的传统半导体企业年均成长率仅2~3%。形成这一差距的主要原因在于新型半导体产品标准通常由领先企业主导制定。例如,SK海力士在2013年开发的第一代高带宽存储器(HBM)同步推进产品开发与标准制定,而近期NVIDIA推动的特殊DRAM模块SOCAMM也是由特定企业主导标准的典型案例。

韩国业界认为,要从存储器领域出发,进一步开发类似HBM的第二、第三种技术,构筑完整的AI半导体生态系。目前,三星电子与SK海力士正积极关注CXL(Compute Express Link)、存储器处理器(PIM)、LPCAMM等领域,加大技术研发投入。

然而,韩国半导体产业在AI半导体领域的进展仍显滞后。尽管其在全球存储器半导体市场占据超过50%的份额,但在AI半导体核心领域的参与度较低。目前,除SK海力士的HBM有望进入NVIDIA的AI价值链外,其他韩国企业几乎难以参与其中。

对此,韩国业界呼吁政府与企业加强合作,借鉴中国台湾的经验,通过“民官合力”持续多年策略性扶持半导体产业,在资金与生态系构建方面提供多元化支持。唯有如此,韩国才能在AI半导体产业的激烈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 新闻来源:龙灵,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icspec App。如对本稿件有异议,请联系微信客服specltkj]
存入云盘 收藏
举报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